第100届春糖在成都落幕已经数日,整个3月的“春糖时间”也进入尾声。
当数百万经销商和厂家开始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开年选品/交易工作中,纳食君注意到,虽然春糖收尾,但第100届春糖带给我们的思考还在发酵和延续。
数据源自:纳食舆情监测系统
来自纳食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在媒体/网民热议话题分布(截止到3月28日)中,春糖热度仅次于新零售,有关春糖的媒体报道超过了4834条,而纳食发布的《纳食带你逛春糖》六篇系列文章中的新品推荐环节,也成为厂家和经销商选品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而3月20日,由纳食科技主办的“大单品 新增量”2019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创新论坛(相关链接:100届春糖,这场论坛是纳食送给大家最好的生日礼物),也成为百届春糖最值得关注的开年峰会之一。
这场论坛,吸引了包括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篪、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执行社长李葆华、《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社长张煜、四川省河南商会会长张观军、嵩山资本总裁张涛等行业协会领导、资深传媒人和资本机构代表关注,伊利、白象、南方黑芝麻、江中安可、好想你、维维、阿甘锅盔在内的食品、新零售代表也参与到深度对话环节中来。
其中,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篪先生的主题演讲,在经销商和厂家中不断被研读,给2019年中国食品行业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建议。
在论坛上,沈会长对食品工业在过去一年的发展给予高度肯定:“2018年,全国40909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全国工业6.2%的增快乐0.1个百分点。21个种类行业中有20个实现或保持了正增长”。食品工业可以说是拉动内需增长的主体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纳食君也注意到,虽然成绩斐然,但食品工业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转换成中高速甚至低速增长。每个食品细分领域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食品工业制造能力较强而创新能力不足。
沈会长指出,食品工业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必须是提升质量的发展,必须是更富有含金量和社会价值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实践。也让现场数百位经销商和厂家,陷入“从一味追求新品和利润,而忽略了健康和高品质发展”的思考。
随着谈话不断深入,沈会长就中国食协从去年年初发起的“单品冠军”和“隐形冠军”的培育计划,结合整个论坛“大单品·新增量”的主题进行分享,让论坛迎来首个高潮环节。
在他看来,“大单品”是伴随着食品产业发展一直存在的,是经典型企业发展战略之一。可口可乐、雀巢通过把单一品类做大做强成为百年老店,中国食品行业很多创新型大单品,通过再造一个核心卖点和个性鲜明的差异化新定位,实现战略聚焦和企业资源整合,能从饱和品类做出几十亿量级的全新大单品。
大单品战略既是客观存在,也有很多成功案例,研究这一现象很有应用价值。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外部条件下,沈会长也指出,经销商和厂家应该重点研究“大单品”的新内涵与新实践。
“大单品”模式要实现创新发展,就要与现在的新零售、新营销相互结合。不仅要贯彻中央反复强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和打破产业边界进行新融合,借助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使商业和营销技术获得革命性的提高。
针对人与人、人与品牌的革命性改变和关注层次的不同,沈会长的观点让厂家和经销商更了解当下“大单品”战略的新内涵——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仅仅关注产品和人本身,新营销更要关注产品背后的大数据和由此产生的数字经济。
最后沈会长还指出,大单品必须把握好企业战略和国家政策的对接,要抓住国家的消费升级政策、大健康战略、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的政策对接,顺势而为才能乘势而上,才有可能把“大单品”真正变成“新增量”。
从行业环境、行业趋势、应对方向等角度,沈会长都进行了全方面解析,也为在场数百位嘉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大单品”战略未来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