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利安、安慕希、纯甄,常温酸奶“三国时代”来临!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8-16
|
221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9年,国内第一款常温酸奶诞生,这正是光明的莫斯利安。凭借着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绝对优势,莫斯利安在2012年到2014年间实现了奇迹的107亿销售额,进行着自我超越的孤独游戏。
不久前的蒙牛2018客户大会上透露,2017年蒙牛纯甄获得了30%的高增长。在推出瓶装新品前,蒙牛纯甄陆续推出了芝士、香草味口味,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
光明莫斯利安:接连推新,保护市场份额
作为国内常温酸奶的首创品牌,莫斯利安曾一度笑傲群雄,2009年初正式推出市场,2012年开始在全国上市。莫斯利安一经推出便备受关注,2014年实现了销售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85%,占据了光明乳业营业收入207亿元的1/4以上。
但与利乐签署的保护期过后,却被蒙牛、伊利这两大品牌的常温酸奶反超,市场份额一度被挤压。处于行业第三位置的光明,正在考虑如何将莫斯利安的失地收复。
2018年1月,光明乳业将莫斯利安打入香港市场,并推出果粒型产品。面对竞品在渠道方面的强力优势,莫斯利安正在进行着弯道超车,这一大单品能否重回首位或进一步提升销量,备受关注。
目前,莫斯利安酸奶在国内的主要城市都有铺货,但相较于蒙牛、伊利,光明在渠道方面仍有欠缺。业内认为,这也是这次莫斯利安进入香港市场进而辐射东南亚的重要原因。
比市场渠道
光明乳业的主要战场在华东和华南,而在更为广阔的华北、西南、西北等市场,光明乳业完全不具备优势,当全国性企业伊利和蒙牛凭借对全国多层级渠道的掌控力,推出常温酸奶安慕希和纯甄之后,光明乳业的渠道短板开始暴露,区域市场覆盖度不够给其他品牌产品留出了增长的空间。
光明乳业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乳业巨头,在常温酸奶发展4-5年的窗口期没有紧紧的抓住这个机会。光明的渠道短板在发展的过程中愈加凸显出来。
与光明相比,伊利、蒙牛的渠道构建更为完善。
首先,在渠道结构上,伊利、蒙牛相对更合理。如在梅州市场,蒙牛是一市一经销商,市级下七县一区的分销和终端实行业务员承包制,渠道网络比较完善。而伊利的渠道服务做得更到位,实行一县一商,业务员每周要有2次上门拜访的安排。
其次,在市场的竞争上,伊利为了抢市场,在对经销商的市场支持上也更为阔气。“往往伊利在渠道投入上比较舍得,重点产品在渠道上会商超+通路+样板店全做,在市场陈列支持上,如果400个网点中有300个网点需要陈列支持,伊利会完全给予经销商支持。”洛阳伊利经销商尚女士称。
从渠道渗透率来看,伊利、蒙牛的网络显然更强势。“伊利安慕希常温酸奶上市时,我们县级经销商的定量起量是500件,按照伊利在渠道上的抢市速度和支持,安慕希是伊利暨有机经典奶之后又一支发力的财富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