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远,但很多厂家倒在了2018年!尽管官方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各地政策对民营经济都给予了不同力度、不同层次的倾斜与支持,但从年头到年尾,一个一个的厂家倒下!
纳食觉得厂家倒闭的有以下四个共性:
1 .一个环保压垮多少中小企业
简单的一个环保严令就覆灭了企业的发展?没有一个企业是因为简单的环保问题就倒闭的,更多的是因为随着环保带来的各种问题的连锁影响。
首先是一批涨价潮,各种成本的上涨。中小企业本身对原材料的需求少,资金有限,对价格上涨的风险应对能力很弱。原材料上涨之后,产品价格必定会随之上涨。
价格上涨带来的价格混乱,价格体系混乱。对中小企业来说,价格的混乱,市场的混乱是最致命的。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市场良好的发展与市场信誉度,很可能多年积累下的经销商一次就损失大半。
市场混乱后带来的是资金流无法跟上。中小企业要改善环保问题,解决环保问题,需要的也是更多资金的投入,恶性循环之下,大多数企业最终的结果只有破产!
环保一刀切带来的不是单方面问题,而是中小企业所有问题最终集合爆发的点,最终造成所有结果的导火索。
2.资金断裂成为大多数企业破产的最直接因素
中国有多少企业存在资金问题?中国有多少企业在使用银行贷款?中国有多少企业身上的负债远高于企业本身价值?……
而针对资金问题,有多少企业有应对方案?
答案是:很少,甚至没有。大多数快消品企业的资金链都是极不健康的状态,在负债状态下生存。特别在之前几年房地产发展之中,不少老板投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项目,更是负债累累;还有不少企业老板,在收益出现之后,更偏于个人的享受,盲目的多元化建设,不断拖垮企业本身业务。
在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快速发展中,这些问题没有爆发出来。而经济发展放缓的这几年,所有问题的爆发,就造成了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现状。
资金回流变慢,销量下滑,利润变薄,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不断倒下。很多我们熟悉的品牌在最近两年变得杳无音信,或者直接倒闭,辉山,新一佳等都是现成的案例。
3.经验主义害死一大批
对现在的消费者来说,只有更了解他们,更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爱好……才能开发出更受他们欢迎的产品。而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岁数集中在40岁以上,甚至已经60岁。很难对现在的消费者有一个很好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