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乡村市场都区域饱和,水深火热的终端,经销商该往哪儿走?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7-27 | 91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七月份即将结束,饮料的旺季过去大半。今年的市场怎么样?每一个经销商也都有了自己的判断,对大企业来说,数据或者有或多或少的增长,没有辜负他们在旺季的大干特干,但是对经销商来说,这个旺季过得并不舒服。



旺季下货速度越来越慢,连乡村市场都快饱和了


夏季的热销本来是销售最快的时候,过去产品已上架快速卖空,终端一周都要补货好几次。但是近两年来,终端补货的次数越来越少,走到七月下旬,销量已经没什么增长了。仓库里压得货,现在还没有卖出去一半,再不来一波行情,下半年只能不断处理尾货了。


现在的市场经过了十几年的耕耘与竞争,其实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特别在近几年竞争压力的加大,无论经销商还是厂家对各自区域的开发已经到了极致,大多数的乡村市场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过去,经销商的竞争大多停留在县区,现在乡镇市场也已经完全覆盖。经销商的群体比十年前膨胀了数倍之多,原来一个县城的只有几个经销商做批发商,现在一个县城的经销商数十个,上百个都是少数。

“下货慢”“促销不行”“不促不销”……这不仅是产品的问题,同样是市场饱和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多重的选择,激烈的竞争,让经销商、厂家不得不开启一场更惨烈的竞争。


越来越狭小的乡村市场,

已经无法经受80%经销商的蹂躏


经销商的群体中,做乡村市场的经销商占到80%。但是,现在乡村市场在不断变得更狭小:


一方面:乡村市场的消费人群在不断流失。80后、90后为首的群体,接受教育之后大多数选在留在城市工作、生活。00后的学生群体大多数也都是在县级、市级市场消费,乡村中大多数以留守的老人和婴幼儿、小学生为主。

另一方面:产品生存空间变得更狭小。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乡村,对品牌的认识更高。原本作为山寨产品、小品牌产品销售后院的乡村市场,而现在更多人选择品牌。而80%乡村经销商本身是无法代理到大品牌的,对产品没有选择,只有小品牌、山寨产品。


除此之外,乡村市场的竞争在近十年在不断变得更激烈。一方面经销商群体的增多,另外一方面新零售也逐渐加入乡村市场的争夺。京东便利店在乡村市场布局,今年阿里收购汇通达大举进军乡镇市场。


现在乡村市场的销量大多数集中在各种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市场,回乡的人群,亲戚之间的礼尚往来。

这狭小的乡村市场,已经无法承受众多经销商的蹂躏。一场淘汰战是无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