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大商超!!!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9-01 | 15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几年,与大卖场合作,成了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经销商逃离大卖场的速度在加快!!!

实体大卖场倒闭,经销商的终端岌岌可危

零售业的关店风,自2017年以来越“刮”越猛烈,以沃尔玛和华润万家这类的大商超为代表,他们的关店数量,似乎有“根本停不下来”的趋势。


现在的大型超市,由于电商和流通渠道的增长以及所收费用越来越高的原因,销售越来越难,没有了往日争相抢着进店的热闹景象,有的店面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新产品进店。更重要的新零售的快速崛起,在便利性上已经远远拼不过。


经销商进不去新零售的渠道,作为“销售大户”的大型商超又面临“望不到头”的关店潮,经销商可利用的终端越来越少!


2018年经销商都在加速离开大卖场

便利店、自助售货机、无人零售,新零售的浪潮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线下实体商超。电商在增长、流通在增长、大型商超的销售却在下降,不少著名商超熬不过去纷纷关店。如此紧张的市场环境,本应是利益共同体的大商超和经销商却关系越来越紧张。大商超到处是损招,“吃拿卡要”,不向市场要利润,只想办法宰经销商。2018,不少经销商在加速离开大卖场。


一些大商超将更多的风险嫁接给经销商,各种条码费、进场费、合同续签费、返利、新店开张费等等名目繁多。有的为了赚取更多费用,想办法把经销商卖得好的产品锁码,逼迫经销商解锁,再收一次进店费。有的逼迫经销商签订销售任务和利润任务,只要完不成就让经销商补利润。超长账期、超大费用、经销商不但不赚钱,逐渐发现自己都开始赔钱了!


不好的商超,生意差,压榨经销商。好的商超,比经销商还要牛。

1、多半超市业绩下滑,销售下滑,成为超市压榨经销商的根源。

超市不赚钱,肯定不愿意多进货。经销商赚钱,超市不赚钱,超市肯定眼红,一定会从上游采购下手抓利润。


纵观国内零售系统,没几家业绩还在增长的。大型连锁商超,除了永辉目标1700个店,大润发等已经被阿里收购,经营出现严重问题。这也是卖场签订合同的困难所在,卖场的费用逐年增加,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只能在经销商身上找补了。


其实,经销商与商超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过于克扣水的成本,压榨经销商的费用,经销商的利润率得不到提高,总有一天会接受不了超市的合同条款。越是做的大的、名牌代理的商贸公司越是受不了!名牌产品本身利润微薄,行业透明,很多产品的加价率不够超市的合同费用,如何续签?不逃离大卖场,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