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单品诞生记
开栏语
“1979年,那是一个夏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国由此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同年12月,饮料巨头可口可乐返华,中国饮料行业开始一步步走向产业化。
40年间,中国的饮料巨头们昂首阔步,打造出无以计数的口碑产品,而其中有不少产品创造出了单品业绩过百亿的销售神话,今天纳食对过百亿单品加以梳理,来展现中国饮料发展40年间的辉煌和成就。
今天,我们将走进——红牛!!看一看神话到底是如何铸就的!!
没有任何一个单品能够像红牛这样把市场把持到如此严密,占据市场将近八成的份额,每年稳定200亿以上的销量,就算是格局不稳,其他品牌仍然没有任何的翻身机会,是品类当之无愧的霸王龙!
而这个过程,红牛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十年时间铸就自己老大的地位,十年时间铸就自己霸主的地位。
头十年,定个小目标:做老大!!
1995年12月,距今23年前,红牛进入中国。在此前红牛在泰国虽然已经知名,但在中国一名无闻,而功能饮料当时也有着健力宝的存在。
一个来自泰国的品牌想要快速的崛起,冲出重围,难度可想而知。而红牛采用了不一样的开局。
虽然来自泰国,但是在红牛的宣传之中一直宣传乃是中国人研制出来的,很好的让红牛有了中国痕迹。而且包装上采用两头牛撞出太阳的标识,很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在第一步的本土化营销上,红牛取得了头彩,产品也迅速进入市场。在第二年也就是1996年,红牛的销量便一发不可收拾。
除此之外,当初红牛在广告上的投入超过10亿。当年的10亿,绝对是一笔巨款,能够销量达到10亿的公司都寥寥无几,拿出10亿做宣传,红牛很快就成为全国范围内知名的品牌。据悉,仅1996年红牛市场推广就花费了2亿。
更为难得的是,红牛自始至终保持着国际化的路线,不断赞助体育赛事,比如当年的“青少年三人篮球赛”、“F1赛事”等,向运动人士和喜爱运动的人群灌输品牌内涵。
……
在这个阶段,持续到2004年,红牛面临的威胁很少,竞争对手很少,大环境与红牛强劲的实力双重作用下,红牛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70%,成为功能饮料的老大!!
但是,传奇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红牛逐渐走向顶点,但是挑战也逐步到来。
头次栽跟头,市场损失过半!!
在2003、2004年,红牛志得意满的看着自己的一片江山。但是,在随后几年却逐步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