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的第一要务不是销量,而是控货!!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6-21 | 724 次浏览 | 分享到:

“旺季压货一时爽,淡季半年生存难!”

每到旺季经销商的眼中只有销量,做的也是在不断压货、压货、压货。这样的结局往往是旺季后半年的时间内都在不断处理库存,旺季三个月的利润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不断被吃进去,一年算下来其实赚不到几分钱。


赚三个月,麻烦半年,后遗症一年



大多数经销商其实并不是赚不到钱,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赚钱。造成这样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旺季的压货,经销商旺季压货往往是平常库存的数倍以上。除了自己本身的仓库外,终端铺货到终端仓库的产品更多。


旺季销售往往只有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之中能够处理掉一半的产品已经是极高的效率,大多数的经销商产品最后都积压在自己仓库之中。特别是后期终端退货、换货,仓库中产品堆积更是吓人。

旺季之后,经销商进入持续半年的“甩货”阶段。各种促销手段,各种政策,各种手段齐出,处理产品。

这并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临期产品。


保质期超过一年的产品,临界期为保质期前45天;

保质期6个月到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

保质期90天不到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

……

大多数经销商产品临期在6个月到1年之间,从三月开始打响的旺季销售到后半年,大多数产品的保质期过半。甚至一些无良厂家发的产品本身就不是近期的产品,那么留给经销商的时间就更短了。

不把产品处理出去,经销商将面临处理临期产品的问题,一场费力不讨好的努力,再加上过期的产品,更让人心力憔悴。经销商在后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还有损失,将旺季获得的利润不断耗尽!!


压货就是慢性毒药,销量是包裹毒药的糖衣



旺季作为销量最好,最快的时候,也是厂家压货最厉害的时候。大多数经销商只关注销量的增长,选择性忽略了后续的麻烦。

最常见的压货手段和理由:

1、政策性压货,给出各种充满诱惑性的政策引诱经销商压货,大多数经销商看到政策就走不动路。


2、威胁性压货,“你不进货,我们就换经销商了”、“你不进货,费用没法报”……只要有你把柄,就拒绝不了压货。


3、涨价式压货,产品要涨价了,原材料涨价了……等一些列厂家消息制造危机感,刺激经销商压货。


4、……

厂家让经销商压货的手段很多,大多数经销商压货并不是出于自愿,说是慢性自杀不如说是饮鸩止渴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扭曲的是厂商之间的关系,是经销商和终端之间的交易规则,是整个市场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