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特殊用途饮料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健力宝,在当时,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率先掀起特殊用途饮料在中国的浪潮,成为中国早期民族饮料品牌,上世纪80、90年代风靡一时。1997年之后,饮料行业风云突变,“两乐”南北夹击,对沿海及大都市进行包抄,到1998年已经占据中国碳酸饮料半壁江山。直接使得健力宝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
此时,红牛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接过了健力宝的接力棒,通过强大的营销和渠道,迅速统治了这片蓝海。自1995年开拓市场以来,红牛也一直是功能性饮料的销售楷模,功能饮料也因红牛的存在而持续发力,2003年非典爆发之后,主推健康概念的食品行业部分迎来利好,乐百氏推出脉动并一炮走红。随后,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等行业大佬纷纷推出自己的功能饮料品牌,自此功能饮料业形成了大公司逐鹿的局面。
2017年,企业加强了乐虎250ml铝罐装产品的销售力度,在商超与特通渠道(包括学校、酒吧等)、东部省份都很受欢迎,目前罐装产品的销售占比快速提升,是上半年乐虎增长的主要来源。
启力:窜货折戟,昙花一现
在功能饮料市场,启力属于昙花一现的典型代表。面世不到三年,其市场份额已由 2012年的 4.9%迅速降至 2015 年的 0.9%。
作为后来者高姿态、 高定价,渠道管控不力导致窜货多。 2012 年上市之初, 250ml罐装的启力终端零售价指导为 7 元,与红牛零售价一致甚至微高,然而它在产品口味、产品功效及市场定位等方面均未形成自身特色,作为后来者在品牌力不足的情况下贸然采用高价致使第一轮铺货动销不畅,渠道甩卖、窜货严重,原畅销地区由于多低价窜货产品,终至不能正常价格销售。
不过近期,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娃哈哈下一步将陆续推出24个有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血脂、增加骨密度、抗氧化等功能性饮料产品。
美国怪兽饮料:被视为中国红牛最大的劲敌
在美国功能饮料市场,魔爪(Monster)是仅次于红牛的第二大能量饮料,其2014年的市场份额为39%,直逼红牛的43%。2015年可口可乐以21.5亿美元入股魔爪饮料,收购其16.7%的股权,成为魔爪大股东之一。在全球及中国市场,红牛不得不面对后起之秀怪兽公司魔爪产品的冲击。
Monster今年第二季度的净销售额比去年同期的8.2725亿美元增长了9.6%,达到9.071亿美元。 2017年第二季度的总销售额比去年同期的9.458亿美元增长9.8%至10.4亿美元。但汇率波动使其在2017年第二季度减少净销售额约820万美元,总销售额减少约为1160万美元。
去年,美国Monster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事特饮料(上海)有限公司,并委托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魔爪”产品。Monster至此正式入华。在借助可口可乐的渠道基础上,Monster凭借更加年轻的受众定位和产品设计,很快在中国打开局面。
维生素电解质运动型饮料
健力宝:东方魔水,
民族品牌中的一颗璀璨的星
健力宝,中国第一个含碱性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
1983年,由时任佛山三水酒厂厂长的李经纬,和广东体育研究所共同研发出来。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成名。“东方魔水”的称号也由此而来。